中国微企网
正确看待焦虑抑郁——专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张卫华
发布日期: 2023-02-06 10:47:00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如果把人的情绪波动幅度比作湖面,大部分的状态是微风吹动下的波纹,不断有些小小涟漪。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简宏妮 编辑 顾佳贇

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方面疾病,他呼吁各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全世界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


(资料图片)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身心健康越发关注。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和抑郁,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增强心理免疫力?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就相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张卫华。

张卫华

焦虑抑郁是正常反应

《瞭望东方周刊》:在世界范围包括我国,焦虑和抑郁等常见心理疾病患者的现状如何?

张卫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精神类疾病总共十九大类800多种。在我国,最常见和典型的心理疾病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从人口总量看,焦虑障碍患病率6%左右,抑郁障碍患病率3%左右。

事实上,焦虑和抑郁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问题。这两类情绪,普通人在正常状态下都会有。另外,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更加关注和容易接受,相应的诊断也随之变得更加普遍。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当今社会的焦虑、抑郁患病率越来越高的结论。

《瞭望东方周刊》: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焦虑和抑郁是什么样的情绪?

张卫华:当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不确定性的时候,人类出现焦虑性反应是很自然的,这种反应一定程度上也是积极的——它使个体能更好地动员身体的能量,更好地应付变数。

人都会焦虑,这是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为什么有些人会特别焦虑,甚至焦虑到抑郁?第一,遗传背景。影响心理平稳的相关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等其他身体类疾病一样,具有一定遗传性。第二,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的影响、成长过程中某一阶段遭受到的冲击事件等,都会对个体成年以后的心理状况造成长久的影响,包括看问题的角度、反应方式等。第三,外部因素。什么样的环境更容易诱发心理问题?通常来说,处理变数时的信息来源相对丰富,比较不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反之,如果信息过载或缺乏信息,就容易诱发焦虑和抑郁。

保持理性,重视睡眠

《瞭望东方周刊》:在信息时代,网络对许多社会事件带来放大效应。怎样做到不被负面信息所裹挟,进而影响自身心理健康?

张卫华:被负面信息裹挟的背后就是从众心理。从众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惯性,比起利用常情常理常识作出冷静、逻辑的判断,有时人们更愿意“无脑”地跟着网络情绪走。从众心理有复杂的成因,让人感觉得到暂时的放纵,且这样做所付出代价最小。

对于周边尤其是网络的负面信息,首先我们要提醒自己保持基于常情常理常识的判断力;其次要心怀善意,尽可能用善意美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遇到问题,多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自身心理平稳。

《瞭望东方周刊》:焦虑和抑郁情绪会让人难以入睡,如何克服睡眠障碍?

张卫华:好睡眠包括三个方面:睡眠模式稳定,自我感觉对睡眠满意,白天活动时精神愉悦。至于睡眠时长,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70%的成年人需要7到8小时睡眠,也有一部分人仅需6小时或9小时以上睡眠。

睡眠质量受身体健康和心理压力的影响,睡眠不佳是身心出现问题的一个指征。同时,睡眠也受到个人睡眠习惯的影响。

要克服睡眠障碍,首要的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作息尽量有节律,保持健康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向来睡眠好,最近出现问题,一定要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当然,如果只是觉得睡眠时间不够,但白天情绪良好,正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那就不必过于关注睡眠本身,还是要把关注点放在有规律的生活以及平稳的情绪上。

适时寻求专业帮助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觉得自己有焦虑和抑郁的倾向,我们如何识别情绪变化是不是病理性信号?

张卫华:从临床角度来讲,当焦虑给个体造成困扰,甚至基本生活受到重要影响时,才会引起个体的重视。正常的“积极焦虑”通常有明确的指向性,个体知道是什么事情引起焦虑,同时会积极想办法处理。

病理性焦虑则有几个特点:第一,在定义上强调“过分”,比如过分紧张、担心、害怕、恐惧等。什么是过分?即情绪与现实环境不相配、超出一般生活经验、不符常情常理。第二,伴随身体的反应,即专业领域所说的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视线模糊、头皮发紧、颈背肌肉紧张,还有心血管、呼吸道、消化道症状等,一般如果有两种以上相应的生理症状,就是判断为病理性焦虑的一个基础,也就意味着应该去寻求专业帮助。

抑郁是比焦虑更复杂的情况,抑郁症发作的时候,其程度和危害比焦虑症更严重。所谓抑郁,是一种低落、不开心、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其核心体验就是消沉、兴趣下降、失去愉悦感。如果在特定时间内、由具体事件引起的这种情绪,叫做“抑郁性反应”。只有符合以下情况时,才属于医学定义上的抑郁:假如每天有一半的时间处在这种情绪体验里,且已经持续了两周以上。

如果把人的情绪波动幅度比作湖面,大部分的状态是微风吹动下的波纹,不断有些小小涟漪;有些人的起伏幅度超过平均水平,相当于轻风(3-4级),这个程度也达不到病理性的程度;如果达到5-6级,情绪起伏比一般人更强烈更深刻,就可能发展成为病理性的程度。

《瞭望东方周刊》:出现焦虑和抑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果断就医?如果家人出现类似问题,该如何帮助他们?

张卫华:精神类疾病可防可治,治与不治差别很大,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如果对病理性的焦虑和抑郁放任不管,患者本人会长期处于一种痛苦状态,增加患其他身体疾病的风险,对工作和家庭生活也会造成严重困扰。

判断是否需要就医:一是观察自身的痛苦体验是否每天持续;二是评估生活工作、与人交流是否受到严重影响。

从法律权利责任的角度来讲,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有处置权,除非出现诸如自伤或攻击他人等影响到本人或他人安全的行为,旁人无权强迫就医。对家属来说,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尊重患者本人的感受。不论病情是否得到确诊,家属要相信他的一些痛苦体验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因为他没有某些客观异常表现来否定这种痛苦。

精神疾病很多属于慢性疾病的范围,需要有一个坚持治疗的过程。如果能接受治疗,焦虑和抑郁的治愈率能达到60%-70%。在治疗过程中,本人的坚持和家属的支持都十分重要。

标签: 常务委员 医学科学 医师协会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