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给沙漠披上一件会呼吸的外衣
发布日期: 2023-06-27 07:28:15 来源: 宁夏日报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东南处有一片沙地,这是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实验观测场,观测场上排列着二三十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玻璃房子。

6月21日7时,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昊天与同事党军走进一间玻璃房,近距离观测房子里旱生灌木和草本植株的生长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俗地说,这些玻璃房可以称为增温实验室。”杨昊天说,玻璃房大小、形状不同,增温幅度也就不同,分别可以增温1℃至2℃。通过模拟不同升温条件,研究灌木、草本以及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态、生理、生态对未来气候的适应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荒漠区的生态环境。

中科院沙坡头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接续努力,先后研发的举世闻名的“草方格沙障”和“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沙害防治技术与模式,为我国北方沙区生态屏障建设和荒漠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土壤结皮是中科院沙坡头站近年的一项新研究,即在传统固沙技术基础上,利用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提速沙化土地治理。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在沙漠生态恢复中初见成效。

“生物土壤结皮主要有藻类、地衣、苔藓三大类。它们覆盖在沙漠地表上,像是给沙漠披上了一件会呼吸的外衣。”杨昊天介绍,生物土壤结皮能够有效减少地表风蚀,促进沙面土壤快速形成,与植物一起形成稳定的防护系统。

距离增温实验室10多米的大棚房里,是正在运行的人工蓝藻结皮试验的蓝藻培养池。据介绍,在植被建设中,天然结皮的形成至少需要5至10年,但是在沙面人工接种蓝藻,可以加快进度,1年左右即可形成生物土壤结皮,为加快荒漠化防治进程提供了新途径。

在实验场东侧,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蔺雨薇,与同伴手持叶面积仪,对观测场里的植物进行“扫描”,通过叶面积仪和光合呼吸测定仪的数据分析,即可准确掌握不同植株的形态特征、生理过程以及健康状态。

实验场上,随处可见一些植物“身上”挂着粉色的吊牌。一株砂蓝刺头的“头上”套着白色纱袋,原来是用来收集刺头种子的。

被誉为“先锋物种”的砂蓝刺头是一种两年生的沙生植物。“每种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云飞介绍,通过调查分析砂蓝刺头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功能性状,了解它究竟怎样适应环境,到底有多大潜力,为更好地了解固沙植被区发育和演替对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植被演替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显示,中卫市已治理沙漠150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25公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在多年的荒漠化治理中,当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荒漠猫、赤狐、花条蛇、黑顶麻雀、岩鸽、金翅等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增多。

“作为流沙治理和沙漠科学的发源地,中科院沙坡头站将一如既往坚持长期监测,坚持科学研究,坚持技术创新,用科研成果守护沙区生态屏障,推动宁夏乃至全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事业再上新台阶。”杨昊天说。

走出中科院沙坡头区试验站大院时,抬眼即可见到院墙上的三行大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记者 房名名)

标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