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聆听千年石窟的丝路故事
发布日期: 2023-09-08 12:26:14 来源: 固原日报

须弥山大佛重新对游客开放

游客观赏石窟

秋意渐浓,从固原市区出发向西北约50公里,就来到了位于原州区黄铎堡镇的须弥山石窟。放眼望去,苍松翠柏与山寺、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沿着石阶蜿蜒而上,只见山巅古松挺拔,山下流水潺潺。


【资料图】

山林莽莽,微雨迷蒙,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仿佛又在石门关响起。

须弥山石窟位列“中国十大名窟”之一,是“宁夏二十一景”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2007年被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段的48个重要节点之一。

约公元3世纪,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须弥山石窟就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两次高峰时期产生的经典之作。固原,在历史上是西北军事重镇,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更是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融合的交接带。在大量西域文化流经这里,再度向中原传入的过程中相互吸收,须弥山石窟艺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融体现之一。

须弥山石窟在北魏局势动荡中诞生。北魏所开凿的石窟,洞窟规整,窟室多为中小型窟龛。造像面目清瘦,身材修长,透露出秀骨清像之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造像多为身着圆领窄袖的胡服,迁都之后,造像多改为身着中原宽袍大袖的服装,这是北魏孝文帝服饰改制对须弥山石窟造像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到了北周时期,不少权贵都曾大兴佛事。如大都督李允信在天水麦积崖修造七佛阁;尉迟迥在武山拉梢寺修造40米高的摩崖造像;瓜州刺史于义在莫高窟开凿第428窟。“抚安乡里,甚得民和”的李贤在镇守固原时,也在须弥山开凿第45、46窟那样精美的洞窟。造像多显姿态优美、面容安详,雕刻之精美、规模之宏大,须弥山石窟造像也就成规模发展起来。

须弥山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现存洞窟162座,造像1000余尊,壁画200多平方米,碑刻16方,汉藏西夏文题记53处,分布在4平方公里的五座大山崖面上。百余大小石窟依山傍势,或临川而开,或雄立山巅,或蔽于山坳,各时期的洞窟分区开凿。作为须弥山石窟的“名片”,须弥山最大的石质造像,是位于5号窟中端坐的须弥山大佛。大佛高坐于唐代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佛身高达20.6米,身披袈裟,头梳螺髻,双耳垂肩,面容慈祥,雕刻十分精细,造像气势宏伟,雕凿技艺娴熟,为游客呈现了“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奇观。

1500多年间,在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须弥山大佛陆续出现各类裂隙延伸加剧、岩石表面片状剥蚀、造像石块风化脱落严重、彩绘褪色及粉化现象明显、造像表面污染等病害,维护与修复工作迫在眉睫。1984年,“遍体鳞伤”的须弥山石窟迎来首次抢险加固修缮。

2020年4月,须弥山石窟再次启动“全面体检”和“闭关治疗”。

过去三年,端坐于半山腰的须弥山大佛被近30米高的脚手架及绿色安全网遮得严严实实。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的石窟遍布山体,将须弥山大佛众星捧月般地围在中间,开始接受窟檐抢险加固前的数据采集、勘察研究。

经过3年数据检测和收集,9月7日,笼罩在须弥山大佛周围的脚手架和保护网已全部拆除,大佛得以再次完全展现。

如果说须弥山是一个经久流传的故事,景区本身就是文化的“讲述者”。在须弥山,不同于游客一眼就能看到、就有所感受的自然风光,这里的文化背景更多依赖于讲解,便于补充一幅完整的、颇具文化底蕴的“须弥全景”。

“须弥山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位于5号窟中端坐的须弥山大佛,佛身高达20.6米……”伴着阵阵松涛,讲解员娓娓道来。7日当天,须弥山大佛重新绽放光彩便迎来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我是从陕西过来的,看了大佛以后感觉太震撼了,历经这么多年还能保存这么完整,真的很不容易。转了一圈,感觉就像从历史中走出来一样,真的是不虚此行。”来自陕西的游客曹春燕说道。

走进须弥山石窟,欣赏古朴典雅的石窟文化,领略丹霞水韵的神奇。这里魅力多彩,古朴优雅,不喧闹、不浮华,高贵静谧,它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文化的延续。(闫 蓓 王文莱 文/图)

标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