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杨澜:与奥运同行30年
发布日期: 2022-02-09 06:09:0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993年,北京以两票之差与奥运会失之交臂,我的内心非常复杂;2001年申办夏奥会,我想邀请世界来我的国家看看,我们做到了。如今,到了2022年,我觉得冬奥会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相互成就。”作为唯一两次代表北京申奥的陈述人,杨澜对奥运会有着独特的记忆和情感。在最近上线的《杨澜奥运回忆录》中,杨澜回望、分享与奥运同行的30年旅程。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之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杨澜。

“过去30年是一段伟大的历史进程。能够身处其间,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去向世界讲述好中国的故事,我觉得非常骄傲!”

担任申奥陈述人,找到讲好中国文化的方式

1993年,杨澜第一次以记者和主持人的身份参与北京申奥。那一次在摩纳哥蒙特卡罗遭遇失败,给年轻的杨澜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

“一方面我看到西方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是有很多偏见的,另一方面我发现我们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没有把我们国家的文化魅力真正表达出来,有一种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感觉。”杨澜说,这也成为她后来决定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动因。她希望更好地看看这个世界,了解世界,然后找到对自己国家文化更好的表达方式。

“在国外的课堂上,老师会让我来介绍一下中国的孔子,或者介绍中国的道德文化。我突然发现,当你需要用另一种语言把自己文化的一些精华表达出来的时候,自己过去的所学和积累就太少了。”所以她在留学期间会阅读很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书籍,希望跟别人交谈时,能够谈出一些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2001年,杨澜担任北京申奥的陈述人,特意申请加了一段有感而发的小故事:700年前,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曾对中国的美丽有过惊奇的描述,人们对他的描述感到十分惊讶,质疑他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他回答:“我告诉你的,连我看到的一半都没有达到。”这段故事足够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的幅员辽阔。用外国人熟悉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来叙述,能加深他们对中国的理解。

2015年,杨澜成为北京申冬奥陈述人之一。

她认为早期申奥,大家会输出更多“理性的内容”,而到北京申冬奥的时候,大家更多希望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内容,运动员们也在表达着自我感受。比如在申冬奥的时候,杨扬正怀着身孕,她在陈述中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够有机会从事冰雪运动,体会冰雪运动的魅力。姚明在陈述中说,他所参加的NBA比赛通常都是在冬季进行的,所以他开玩笑说他也可以代表冬季运动。这些都说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更加生动,更加人性化了。

提起3次参与北京申奥的经历,杨澜表示,这是成长,是转换不同角度去理解自身文化的契机,同时也是找到更好方式与世界沟通的过程。

台上4分钟申奥陈述,凝聚无数日夜的心血

杨澜两次担任北京申奥陈述人,准备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台上陈述的短短几分钟,是台下无数日夜准备的结果,是修改了20遍后的字斟句酌。“每一个字的选用都必须精当、准确。”

陈述的时间需要精准控制,否则会影响其他同事的陈述。到最后,她每一次练习陈述的时间误差不会超过3秒钟。

7年前的申冬奥陈述,杨澜用的是法语和英语。她认为用法语完成一部分陈述,是体现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尊重。而为了用法语把陈述词流利地表达出来,杨澜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法语从零基础到深入学习的过程,突击练习法语的发音。她和记者分享道,当时突击学习时,她基本上是抓住任何时间听录音,经过10天左右的重复练习,在一次内部排练时,现场的专家委婉地说:“看得出杨澜是非常努力了,在十几天中能够说成这样很不容易了。但我们要用法语来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就要争取让别人听得懂。”

杨澜笑言:“那个时候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几乎是崩溃的,我练了十几天还没有达到别人能够听得懂的程度。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你不要脸皮太薄,不要怕说错,就要大胆地说,然后及时得到反馈,及时再去学习,再去体会那些微妙的差别,然后才能够说好。”

她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密码,亦是思维方式的密码。当你能够掌握一门外语的时候,你与对方的交流肯定会更加顺畅,更加直接,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直到现在,杨澜也在坚持自学法语。

在《杨澜奥运回忆录》系列短视频中,杨澜展示了2015年申冬奥陈述时的文字资料和手稿,其中包含上百道问答题。“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我们最后要陈述的部分,而在每一次陈述之后还有现场问答环节,你不知道国际奥委会委员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因为杨澜还要担任问答环节的主持人。所以为了给同事稍微多一点时间思考,她会先接住这个问题,再抛给回答该领域问题的同事,这就需要对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同事要回答的领域,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记得当时在瑞士洛桑进行技术陈述的时候,有一位奥委会委员举手问:‘你们提到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会建高铁,50分钟就能够到达,那多长时间一班?’”杨澜说,这个问题没有出现在准备的资料中,但她之前恰巧和工程师聊过这个问题,脱口而出:“10分钟左右一班,在赛事比较频密的时候,还有可能改变或者增加。”

无论是准备陈述还是问答环节,杨澜都要求自己对内容熟悉到近乎“本能反应”的程度——“无论你自身还是外界有了任何突发的情况,你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城市之间的深深契合感

从1993年至今,近30年时光,杨澜与一座城市的申奥历史紧密相连。

杨澜出生在北京,主要的成长时期也都在北京。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与这座城市有一种命运相连的亲近感。她觉得老北京不仅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淳朴幽默的百姓,也有一种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包容和大气。

她认为在北京生活的人很难没有历史感。因为自己从事媒体工作,制作《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匠心传奇》《你好!大女生》等节目。在她内心里,一直有记录时代精神印记的愿望和目标。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回溯历史、记录当下、展望未来。

而申奥的过程,让杨澜深入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实际上就是消除歧视,让全球的年轻人能够在一种公平、平等的氛围下竞争,建立友谊,促进世界的和平”。在杨澜看来,奥林匹克精神与北京之间有一种深深的契合感。

杨澜非常认同2022年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这一定位。“从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来说,过去大家也一直质疑,办赛的费用越来越高,使得很多国家和城市没有能力来申办奥运会。所以这次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继续使用了过去的一些比赛场馆;像‘冰丝带’场馆的制冰技术‘0碳0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简约办奥运的理念”。杨澜认为,北京冬奥会“为全球树立了一个新样板”。

在全民关注奥运会的心态层面,杨澜欣喜看到,在今天,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普通人热爱体育。“特别是在疫情席卷整个世界的这两年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艰难和不易。各国运动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以及奥林匹克价值观,都能激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迎难而上,面对挑战,超越自我。”

杨澜由衷希望,大家能更了解冰雪运动。她表示:“体育就是应该带来欢乐和友谊。希望中青报所有读者,能够关注冬奥会,了解冰雪运动,最好也跟我一样到冰雪场上一试身手,体会冰雪运动的乐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同行 奥运 杨澜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