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的办公室中,放着一个缩小版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碳卫星)模型。这颗“小”身形的卫星,承担着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分布的“大”使命。
从国外专家口中的“impossible”到2016年成功发射,碳卫星目前已在太空中工作了5年多。作为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碳卫星,它实现了我国空间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的从无到有,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了科技力量。
今年7月,刘毅团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和地图,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
精准监测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节能减排刻不容缓的形势下,为了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量化减排目标,世界各国政府迫切希望能有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和技术。2009年,日本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碳卫星GOSAT;2014年,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OCO-2。
为了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谈判等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制度,2011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中国碳卫星)正式立项。
这是一项多部门合作的任务,是由中科院负责工程总体,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科学实验卫星计划。
在碳卫星的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建立温室气体卫星观测的模拟和反演系统(IAPCAS),将卫星的原始观测资料“翻译”成可供科学家使用的数据。
刘毅表示,碳卫星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的高精度监测,而卫星遥感大气二氧化碳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精度要求高、干扰因素多、反演难度大。
国家需求就是科技攻关的方向,刘毅带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东旭等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我们从科学问题倒推碳卫星需要什么样的反演系统,全链路的思想贯穿了整个IAPCAS的研发过程。当时杨东旭的博士论文还在做气溶胶相关课题,碳卫星的需求让他转向了这个新的领域。”刘毅说。
最终,杨东旭研发了卫星遥感反演算法,高精度模拟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充分优化气溶胶光学性质随波长的变化以及卷云的连续吸收等特征,显著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反演精度,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碳卫星的研制绝非孤军作战——不仅实现了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也实现了“863”计划管理模式和航天工程管理模式的融合。2016年12月22日,万众瞩目的碳卫星终于迎来了升空的时刻,这也是刘毅第一次在现场看卫星发射。
“凌晨的酒泉很冷,可我们心里热乎乎的,我国的碳卫星有自主知识产权。”刘毅说。
在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刘毅团队还要利用反演算法解析观测数据,从而获得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2017年的地球观测组织年度大会当年10月举办,大家都希望能在会上公布碳卫星的“首秀”成果。刘毅回忆,当时人手紧张、时间也紧迫,团队成员的日子都是按“小时”计算,终于在2017年9月底拿出了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平均精度达到了2.11ppm。成果一经发布,就受到美国宇航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欧洲航天局等的高度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成果接踵而至。2020年,刘毅团队改进了数据质量和反演算法,将数据精度提升到1.5ppm的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首次利用物理算法反演获得了陆地生态系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产品;2021年,计算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产品。
“全链路的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刘毅说,“也要感谢团队里可爱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成长,承担更多的国家级任务,研究出更多创新性成果。”
走向开放共享
2017年我国碳卫星数据产品对全球用户免费开放,中国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
“但是,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好卫星遥感这一探测手段,服务全球盘点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刘毅说。
要实现全球统一、无偏差的碳收支核算,仅靠目前的3颗卫星是不够的。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各国清单须按照其方法进行编制;2019年,IPCC对清单指南进行了补充修订,要求利用大气观测支撑清单编制与验证,这就对我国发展新一代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提出更为迫切的需求。
“国别清单的误差、偏差、透明度等问题依然无法避免,因此,在研发卫星的同时,更要按照科学规律使用好卫星数据,碳中和不是零和博弈,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合作共赢。”刘毅说。
“我们希望通过这颗卫星和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合作形成碳卫星‘虚拟星座’,联合观测大气二氧化碳,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更加丰富的监测数据。”刘毅表示。
目前,新一代碳卫星的设计与研发已经提上日程。刘毅表示,将面向我国“双碳”目标的监测需求、国际社会的盘点需求研发新一代碳卫星,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碳中和”。
[ 责编:涂子怡 ]
- 碳卫星:“把脉”全球大气治理
- 汕昆高速广西贺州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4人死亡
- 山西:打造形成“1+3+N”数据中心空间布局
- 甘肃省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金牛公安组织一线单位开展“红蓝对抗”警情处置演练专项培训
- 广州越秀区:1例入境人员隔离期满返穗居家隔离期间核酸检测阳性
- 结合教育整顿 多办好事实事抚顺市委政法委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
- 日本一养猪场现猪瘟疫情 约1.2万头猪被扑杀
- 沪指半日涨1%重回3700点 超2500只个股上涨
- (新华全媒+)(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 (新华全媒+)(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 (新华全媒+)(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
- “上戏416女团”:当新媒体遇上老戏曲,京剧也流行
- 片名平庸的《爱很美味》,却是宝藏剧
- (两岸关系)小棋手对弈、老房子“对话”:“云端”成沪台交流“主场”
- 黑龙江一地升级,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8+44个
- 式
- 江岸:城市更新,“颜值”升“价值”增
-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 新疆小伙留汉创业“微梦”越做越大
- 咬定目标不放松 系统推进流域治理
- 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12月13日)
- 四川成都:航天科普进社区
- (国际疫情)南非总统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南非总统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 6类常见厌学心理,家长试试这样化解
- 海南大学召开“双一流”留学项目总结分享会
- 中国道德语言的价值维度
- 青海省博物馆改造后重新亮相 再现古代先民高原生活图景
- 2022年“稳”字当头 七大政策勾勒全年经济重点
- 张立文: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
- 学硕缩招,专硕时代来了?
- 青海互助检行协作治理农民工欠薪问题
- China-developed fast-learning AI equals human hold'em players
- China border city reports three new locally-transmitted COVID-19 cases
- 84 feared dead after tornadoes rip through U.S. states
- 野猪或从“三有”名录删除 专家:依然是保护对象
- 专家:种植业须向“二八格局”转变 以保障粮食安全下实现大农小农共同富裕
- 【司•享】冬天来了,你在,便暖了~
- (体育)2021全国男子三人篮球超级联赛开赛
- (时政)铭记苦难历史 汲取前行力量——写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 整治违反“三个规定”顽瘴痼疾
- 铭记苦难历史 汲取前行力量——写在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 严禁食用!#捕杀后的野猪不能吃#
- 零下20摄氏度,温暖在传递
- 澳门最长行车隧道通车
- 西安:8份环境样本核检结果呈阳性 均在确诊病例工作场所
- 广州谋划建设三个通用机场
- 陕西西安一诊所工作人员确诊 8份核酸检测环境样本结果呈阳性
- 浙江绍兴越城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
- 新华全媒+|2021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人群像实录
- #眼部2个变化自测是否高血脂#
- 豆本豆推出有机全豆奶 有机身份全程可追溯
- (新华全媒+)(6)从“汗水流淌”到“智慧流动”,新兴制造业助力快递“奔跑”
- 南水北调工程7年来向海河流域供水超300亿立方米
- 香港举行2021“新世界维港泳”
- (走近冬奥)中国队再夺空中技巧世界杯混合团体冠军
- 应急科普|图说:冬季危险化学品安全“十项严防”
- (社会)(1)特色养殖促农增收
- (社会)(2)特色养殖促农增收
- 一张图便可攻破 人脸识别存在哪些风险?
- 停办两年的香港“维港泳”复办 约1200名泳手完赛
- 意大利一城镇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 1人死亡8人失联
- 关于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听听权威专家怎么说
- 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成功举办
- 多国人士抨击美国所谓“民主峰会”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0270.3万剂次
- 入世20年,中国的承诺履行了多少?
- 国务院参事石勇建议从六个方面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 青海大通“1·17”特大杀人案告破
- 【微特稿·社会与生活】燃气爆炸致意大利多栋建筑坍塌 至少一人死亡
- 守望下一个春天——疫情中的“冰城人”侧记
- 巴西卫生部:对未接种疫苗者入境隔离5天新规因故推迟执行
- 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推出“大使一分钟”系列短视频之何为真民主?
- 山西省召开动员会推进居民医保参保进度
- 内蒙古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 1+1大于2”:海峡青年组合共奏“青春交响”
- 全球连线丨第十三届海峡论坛彰显两岸民间交流大势
- 满洲里基层抗疫“十二时辰”
- 浙江绍兴新增7例确诊病例和8例无症状感染者
- (经济)专访:印尼盼提升对华合作推动经济复苏——访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铁集团宣讲团在北京天津宣讲
- 铁路部门做好防寒整备工作夯实设备质量基础
- 绘就民生温暖底色
- 吴文斌: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 [朝闻天下]美国 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逼近5000万例
- [朝闻天下]美国 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多项疫情指标快速增长
- [中国新闻]伊朗总统:若解除对伊制裁 伊核谈判有望达成协议
- [中国新闻]韩国单日新冠死亡病例创新高 文在寅呼吁尽快为老年群体接种加强针
- (新华简讯)伊朗总统:若解除对伊制裁 伊核谈判就有望达成协议
- “恶意差评师”屡见不鲜,电商从业者要多学学法
- 山西: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平台启用
- 留住日军侵华“活教材”
- 暂停市内各类公共交通 江苏宜兴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 “男”不等于“难”,他是产房里的男助产士
- 为手语盲文规范化提供科学支撑
- 立法确立手语盲文的语言地位
- 盲文信息化助推交互无障碍
- 李纯:护理工作要“身”“心”兼顾
- 与胃有关的这些误区该澄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