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中国人的故事 | 致敬冬残奥运动员,体育带给他们什么?
发布日期: 2022-03-14 16:20:5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于3月13日晚闭幕。北京冬残奥会设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冬季两项、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6个大项,共产生78枚金牌。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逐梦。中国体育代表团稳居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与上届取得的1金成绩相比,竞技层面取得历史性跨越。不少网友们感叹,“祝贺的速度赶不上夺牌的速度”。这反映出以北京冬残奥会为契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更是残疾人运动员们努力拼搏的证明。

每名残疾运动员都是生活的强者,他们挑战自我、逐梦赛场的身影,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快手公益共同发起“致敬自强拼搏的你”公益倡导活动,以快手#中国人的故事##致敬自强拼搏的你#微话题为阵地,邀请快手短视频达人及高校青年学生通过短视频拍摄、话题讨论、互动转发,共同讲述温暖助残故事,传播科学助残理念,为冬残奥运动员加油!

在互动讨论中,《中国人的故事|致敬自强拼搏的你》主视频聚焦三位在残奥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员,这些拼搏向上的故事,引发了不少青年网友的共鸣。体育,带给他们什么?

王蒙:推杆掷壶,滑出梦想的轨迹

3月12日,中国轮椅冰壶队卫冕冠军。在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院内的气膜式冰壶冰球运动馆里,屏幕前的王蒙松了一口气。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险胜挪威夺冠,取得中国冬残奥会历史上首枚金牌,王蒙是首金冠军阵容里唯一的女运动员。今年的比赛,令她印象最深的,是3月9日,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时中国队的第八个对手——挪威队。

当时,比赛进行得异常胶着,前七局过后,中国队暂时落后,最后一局显得尤为关键。最后时刻,四垒王海涛上场,如若成功,中国队就能得到至少4分,并使这场比赛反败为胜,如若不成功,挪威队就能得到1分并赢下比赛。

随着洪亮的撞击声,挪威队的红色冰壶被撞飞,但并未与其他任何壶发生碰撞!大本营内只剩下4只中国队的黄色冰壶,中国轮椅冰壶队队长王海涛振臂高呼,昭示着这场比赛的胜利。依靠这记精彩绝伦的绝杀,中国轮椅冰壶队实现了惊天逆转,将比分从3:4改写为7:4。

王蒙知道这场“绝地反击”的意义,不仅是让中国轮椅冰壶队在积分榜上登顶,更能极大提升全队自信心。挪威队是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平昌冬残奥会上的决赛对手,当时,中国队正是在战胜挪威队之后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历史首金。

王蒙是北京市轮椅冰壶队的一名运动员,她的运动生涯始于2006年,最初她是被选入北京轮椅乒乓球队进行训练。2015年,北京队开始组建轮椅冰壶队,在乒乓球项目上迟迟没有赛出好成绩的王蒙决定“赌”一次。带着不服输的韧劲,王蒙转项来到了轮椅冰壶队,从球类运动转为冰上运动,对王蒙来说,适应的过程并没有那么容易。冰壶队训练的场地寒气逼人,制冷设备不断冒着凉气,冬天冰场温度低到零下十几度,夏天也多不过十度,每次训练前,王蒙都会贴上“暖宝宝”,下场后还要马上冲个热水澡。

冰壶被称为冰上象棋,拼的是智慧与谋略。轮椅冰壶与冰壶项目最大的区别在于轮椅冰壶比赛没有刷冰,掷冰壶时,轮椅冰壶运动员坐在静止的轮椅上,以特制的投壶推杆卡住冰壶后,手臂及手腕发力,通过推杆将冰壶推出去,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博弈。

刚进队时,王蒙的击打力量小,且一颗冰壶重达20公斤,相当于40袋洗衣粉的重量,对臂力是不小的考验。日常上冰训练之余,王蒙就“泡”在队内的健身房里,练习上肢力量。战术意识不好,她就看视频学习如何“排兵布阵”。为了练习出手的准确性,她为自己安排了每天6个小时以上的冰上训练,每天上百次的推杆练习,才能够形成“肌肉记忆”,达到观众们看到的“指哪打哪”的效果。

比赛中,王蒙有着属于自己的节奏。每次比赛前,她都会在手心里写下教练的嘱咐,或是鼓励自己的话,平复自己在比赛中的波动情绪。“平昌冬奥会决赛之前,我在自己手心里写下了‘安静’两个字,我想提醒自己要稳住情绪,集中注意力,才能发挥出好状态。”

北京冬残奥会前,中国轮椅冰壶队的训练馆内,一幅写着“平昌夺冠已成历史 从零开始奔向北京”的横幅格外显眼,仿佛是在提醒运动员们,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此刻开始,要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

“北京冬残奥会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每一个运动员都想在自己家门口为国争光。”今年冬残奥会,王蒙遗憾没能进入轮椅冰壶国家队的选拔名单。不过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年从事体育训练的经历,让我更自信了。面对困难,我也能够以更加坦然的心态去接受,就像这次选拔,虽然落选了很失落,但我很快调整好了心情,投入到接下来的训练中。我们轮椅冰壶队就像一家人一样,我会一直为他们加油,期待他们的好成绩。”

在3月2日举行的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上,王蒙手持投壶推杆,用力推动冰壶,撞击采火器,引燃火种,用另一种方式参与了北京冬残奥会。

王蒙将一张写着“时间未到,资格未够,请继续努力”的图片设为朋友圈封面激励自己。如今的她,已经开始为明年的轮椅冰壶世锦赛备战,参加2026年冬残奥会,也成为了她的梦想。期待她浴火重生,圆梦冰壶赛场!

贾红光:“家人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炬接力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东京残奥会男子100米仰泳S6级冠军贾红光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跑进观众的视野。去年,在东京残奥会的领奖台上,他用手臂挑起奖牌上的缎带、坚持自己戴上金牌的视频,让很多人泪目。这次,他佩戴一款脑电波仿生手,高高举起了象征着闪耀、光辉、光明的金色火炬。

“真的没想到我能有机会用上仿生手参与火炬接力!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体验到握拳的感觉!”贾红光激动地说。圆梦的感觉总是难以忘怀,总要亲自实现,才感受得真切。

对于东京残奥会时那段“走红”的视频,贾红光觉得很意外:“当时获得金牌很激动,我想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想亲自戴上金牌,而且我自己也能做到,所以就尝试了,没想到网上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到我。”

“我只是习惯了自己做。”就像贾红光说的那样,做饭、洗衣服、整理孩子的玩具……健全人能轻松做到的,他训练几十遍、几百遍才能做到;别人难以做到的事,比如登上冠军的领奖台,花了13年的时间,他做到了。

2008年,一首《北京欢迎你》,让贾红光第一次知道,原来残疾人也可以参加体育赛事,为国争光。“他们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北京现场观看了一场残奥会比赛后,受到极大触动的贾红光返回老家,在聊城残联的推荐下,开始了在聊城市残疾人游泳队的训练。

彼时已经21岁的贾红光,是队里最年长的选手。身体骨骼基本已经定型,在其他人看来,想要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游出来”的可能性并不大。教练张保锋对贾红光说:“试试吧!”

接触到专业训练的贾红光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体能关。每天游5000米是最基础的耐力训练,除此之外,还有上百次的伸展、前行、跃进。练习,只为能够在水中灵活地调配每一块肌肉。在山东省队时,教练组还根据贾红光的身体条件制定了单独的训练计划。“为了提升速度,我还进行了水下负重训练、力量负重训练。在省队时,只有我一个人是肢残选手,其他队友都是视障或听障,学得比别人慢,我就练几十次、上百次。”贾红光说。

就这样,贾红光一路从聊城队游到了山东省省队,游到国家队,游到了东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上。

“是体育让我变得更自信。小时候非常自卑,上高中的时候,夏天我都是穿一个长袖去上学,害怕别人的目光。”现在,面对别人的询问,贾红光可以直言,是因为6岁时因意外触摸到变压器,所以失去了双手。面对别人的关切,贾红光也会坦然地说:“没关系,我自己可以。”贾红光真正担心的,是儿子的想法。

一年夏天,贾红光穿着短袖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好多小朋友看到贾红光之后说:“他爸爸没有胳膊”。看到儿子一起被议论,贾红光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这时儿子喊了一句:“我爸爸是世界冠军!”贾红光顿时红了眼眶。

2021年东京残奥会开幕前,媒体到贾红光家里采访,面对镜头,原本内向腼腆的儿子却铿锵有力地说:“希望我爸爸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夺得更多的金牌!”看到新闻后,已经入住东京残奥村的贾红光发微信问妻子,“这句话是你教孩子说的,还是孩子自己做说的?”“是孩子自己想说的。”看到妻子的回复,正在准备赛前训练的贾红光又悄悄抹了抹眼泪。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残疾运动员再一次走到世界舞台中央,贾红光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小圈子,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现在我也担任聊城市的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我写到,希望为残疾人提供体育培训的信息和途径能更加清晰,让更多残疾人融入全民健身的热潮中。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增加公共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让更多人享受到体育健身资源。”

吕晓磊:“我想把终身体育的理念根植在学生们心间”

新学期伊始,齐鲁工业大学的选课平台上,体育教师吕晓磊授课的乒乓球选修课的名额,在几秒钟之内被学生一抢而空。有学生发朋友圈说“吕老师的课太难抢了,要拼手速”,也有学生说“有幸当吕晓磊老师的学生了!这是我离奥运冠军最近的一次。”

备受同学们欢迎的吕晓磊履历颇丰,连续3届残奥会获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作为教练带领中国队在东京残奥会乒乓球男子团体C4-5级决赛中夺冠、担任齐鲁工业大学教师……他跨界的经历,激励着队员、学生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力量。

为备战这次残奥会,吕晓磊带着队员在河北正定的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集训了两年多。因疫情延期一年的残奥会,对每个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吕晓磊回忆:“我们的训练都是阶段性的,比如这个月要练体能,下个月要练柔韧性,再下个月要安排模拟比赛,所有的准备都是按照原定时间推进的。残奥会推迟一年,我们就要推翻原有的备战计划重新来过。疫情的反复也给运动员们带来了不少心理负担。”

与当运动员时的心态不同,作为教练的吕晓磊不仅要关注运动员们的技术动作,还要成为运动员们生活上的“大哥”。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心理情况、甚至家庭情况都要关心。每当察觉到运动员的情绪起伏,吕晓磊都会及时上前询问,帮助运动员缓解压力。

延期了一年的东京残奥会终于在观众的期盼中到来,即使是参加过5届残奥会的“元老”,第一次以教练员身份出战东京残奥会的吕晓磊还是坦言“比在场上还紧张”。

从踏进残奥村的那一刻,“拼”这个字,就刻在了每个人心上。在残奥村,吕晓磊每天晚上都要开1个多小时的讨论会,和整个团队一起研究战术。

乒乓球男子团体C4-5级决赛夺冠后,吕晓磊与三名队员激动相拥的画面被记者拍下,定格在了东京残奥会的赛场上。在吕晓磊看来,作为教练员身份参加残奥会收获的金牌,与当运动员拿金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身为教练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不能光沉浸在当时的喜悦之中,他还要分析如何让年轻队员的技术更精进一些,还要考虑接下来该怎么训练。

摘下残奥冠军和冠军教练的光环,回到学校,吕晓磊承担起了一名普通教师的职责。

“如今,社会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已经越来越积极,残疾人完全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既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享受运动快乐和成就感,也能勇敢追逐竞技梦想。”在课堂上,除了传授乒乓球技术,吕晓磊会分享自己参加残奥会的难忘故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吕晓磊相信,在自己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会有更多学生明白,体育可以让健全人和残疾人都获得自信,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体育带给他们什么?是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处变不惊、更加坦然的“强大心脏”;是在拼搏路上更理解默默支持着自己的家人的“感恩的心”;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汗水后,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知名作家史铁生写过一段话:“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圆梦时刻,他们满怀希望站上冰雪之巅,纵有磨难,也全力冲刺,逆风飞翔。竞技落幕,生活继续,愿你我都珍视体育带来的馈赠,拥有挑战生活、拼搏向上的勇气。

记者:安俐

设计:安俐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工作坊

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联合出品

标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