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加快开展全产业链农业监测预警
发布日期: 2022-03-01 08:16:18 来源: 人民网

农产品消费属高频次即时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面对动物疫情、作物灾情和市场波动叠加的挑战,迫切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手段,从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分析研判、推送服务。今后要从数据获取、分析、服务三方面提升监测预警水平。

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正迎来更多政策。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提出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落实这一举措,就要瞄准农业全产业链开展监测预警,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建立健全农业风险管理的支持服务体系。

近年来,农产品季节性滞销时有发生,区域性“卖难”与“买贵”并存,困扰着农民和消费者。从农业风险管理角度看,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普通农户难以及时准确获得信息。农户知道自己种了多少,也知道上个周期的价格,但不知道市场走向和潜在风险,往往丰收了却没有增收。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总量不断增加,农民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生产要素叠加、产业链拉长,农业风险总体不仅没下降反而更大。部分行业协会对结构性供求失衡缺乏预判,有的地方应对暴涨暴跌的手段不足。

农产品消费属高频次即时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预测性,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农产品消费弹性相对较小,价格波动主要源于种植面积、异常天气、上市茬口等因素造成的供应量波动。近年来,各地对部分农产品调控已有一定的应对经验。面对动物疫情、作物灾情和市场波动叠加的挑战,迫切要运用好现代信息手段,从更全维度掌握农情、分析研判、推送服务。可以说,农业监测预警既是农业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农业数据能力的反映,更是农业产业能力的展示。加快农业现代化,就要未雨绸缪,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监测预警。

农业展望是农业监测预警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做法。美国是最早开展农业展望的国家,从1923年起,美国农业部连续发布农业展望报告。这不仅成为其引导国内生产的手段,也成为争取国际定价权和贸易主动权的途径。进入新世纪,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也陆续对主要农产品进行中长期展望。过去,我国农业数据多以统计填报为主,年度类数据多,实时类数据少,导致时而出现市场形势判断迟缓的情况。2014年起,我国连续每年发布农业展望报告,围绕大品类进行生产、消费、价格预测,服务决策和引导市场的作用初步显现。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农业遥感技术的进步使得预测当季产量成为可能,农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了传感器获取数据的速度,农业大数据和云计算使得模型分析更科学准确。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和经营水平的提升,我国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环境多变,农业信息依然难以大面积、低成本、标准化获取,这从源头影响了监测预警的质量;此外,监测预警的品种范围还相对局限,信息采集后的分析研判和发布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

今后要从数据获取、分析、服务三方面提升监测预警水平,努力让农民能“明明白白种地”。一是创新应用信息化手段,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遥感、5G等技术,加速向新型经营主体和典型经济作物扩展,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信息即时、可视、可感知。二是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开展农产品预测预警模型、供需平衡表研究。在此基础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锁定农产品市场调控的重点品种、区域。三是从农民增收和物价稳定的大局出发,构建面向小农户和新农民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使监测预警信息及时服务于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合作。

标签: 监测预警 全产业链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