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年轻人不愿跑船了,老船长忧长江航运后继无人
发布日期: 2022-01-07 06:07:56 来源: 央视网

去年11月,“渝建物流99”轮船长余世兴站在船上。本报记者伍志尊摄

本报记者王贤、邓楠、李思远、方亚东

江水滔滔,母亲河长江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一代代长江船员在江上守着船,护着货物和人员安全。作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数十万船员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长江沿线调研发现,五六十岁的低学历船员成了支撑长江航运的主力军。年轻人、高中以上学历的船员已是凤毛麟角。船员职业吸引力低、整体素质低、社会认可度低,年龄偏高、流失率高——“三低两高”现象引发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普遍忧虑。

相关人士呼吁,政府和社会应给予船员这一特殊群体更多关怀,立足其职业发展诉求和航运发展需求,采取综合措施优化船员职业发展环境,推动高素质船员队伍稳定发展,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青黄不接的“船员帮”与忧心忡忡的航运人

“我这条船12个人大多五六十岁,最年轻的也43岁了,这种‘大龄船员帮’是长江上船舶的标配。因为忍受不了孤独,年轻人来船上做几个月就走了。”65岁的“帝沅602号”轮水手王建平说。

“在长江上跑船不比当年了,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跑船,再这样下去,长江航运怕是后继无人了。”一旁的“渝建物流99”轮船长余世兴在江上奔波了37年,谈起长江航运的缺人现状,54岁的他不住地叹气。

记者调研发现,船员青黄不接、年龄偏大是长江沿线的普遍现象。长江海事局船员管理处与湖北省船员服务协会联合发布的《2020年长江内河片区船员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底长江片区内河船员平均年龄47.38岁,较上年增加0.67岁,超出2019年持有适任证书的国际航行海船船员平均年龄11.38岁。50岁以上的船员占45%以上。2020年新注册船员平均年龄超过38岁。

一方面船员年龄普遍偏大,一方面年轻船员、高级船员在不断流失。中国外运重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强说:“年轻船员缺乏忠诚度,干了没几天就要走,说不干就不干了,现在都不太敢用了。”

报告显示,长江船员适任证书失效人数逐年递增,高级船员适任证书失效人数占总人数的21%,新持证人数无法填平失效空缺。

同时,业内人士普遍反映,长江船员素质偏低,高素质船员奇缺。记者随机走访了数十名船员,发现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不到10%。“我们在审理船员劳动纠纷时发现,船员没有劳动合同的意识,几乎都没有签劳务合同,本质上就是自由打工人。”武汉海事法院审判专业委员会专职委员侯振坤说。

武汉理工大学一位参与招生的老师告诉记者,因招生困难,学校航海技术专业分数线要低于其他专业,但依然难以完成招生计划,毕业后当船员的学生屈指可数。

船员素质偏低增加了船舶航行安全隐患。多名基层海事执法人员透露,部分船员规则意识淡薄,酒驾醉驾、不按规定操作和值班等违法行为仍不少见。长江水上安全信息台发布的近五年第四季度部分典型案例显示,船员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超过六成。

“基层船员收入低,留不住船员,招不到专业人才。”胡强说,“一船货的货值就是几千万元,我们只能对船员进行安全奖励,希望能降低事故风险。”

“岸上在快进 船上在慢退”

近年来,沿江地区和相关部门努力提升服务船员的软硬件设施,增强船员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走访发现,长江船员生产生活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工作稳定、吃喝不愁,还有基本的娱乐设施。但不高的收入、相对封闭的特殊工作环境,以及社会认可度较低的职业发展环境等,制约着船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船员普遍收入不高,与岸上工作相比没有优势。记者了解到,长江内河船舶的船长平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普通船员只有六七万元,不少民营船企连最基本的社保都没有给船员缴纳。“去岸上当外卖员月工资是船员的两倍,我们还要常年飘在江上,照顾不到家里,性价比低。”跑船10年的“渝建物流99轮”大副王刚说。

——船员工作环境较为特殊,群体封闭容易与社会脱节。51岁的河南籍货船船主郜国鑫就在船上出生,老家没房也没地,这么多年就住在船上,男人驾船、女人做饭。郜国鑫说,他一年在岸上的时间加起来只有10多天,每年300多天在江上漂,没有白天黑夜,锚泊了也要在船上守着,上岸了心里也放不下,长年不跟岸上的亲戚朋友接触,慢慢感情都疏远了,更不想上岸了。

多位船员告诉记者,江上的通信信号不稳定,有不少信号盲区,只能趁船只抛锚时和家人联系,与亲朋生活长期脱节,返岸后难以融入交际圈,内心孤独。长期在船上生活导致风湿等慢性病成为船员们的通病。

——长江船员群体的社会认同度较低,缺乏存在感和话语权。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吴卫国说,船员群体相当弱势,很少能听到船员的声音,各种表彰、荣誉也少有他们的身影。重庆海事局一位负责人说,船员保障了长江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但他们又十分小众,急需全社会给予更多尊重和关注。

落实政策提升船员待遇,智能升级重建职业荣光

随着船舶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愈演愈烈,对船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名合格船员既需要理论功底,又需要实践经验,还需要与时俱进掌握最新技术成果。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船员是短期不可再生资源,在各国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保障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增强船员职业吸引力,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船员队伍建设也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21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19条措施推动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

多位航运企业负责人和船员表示,长江沿线地区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落实力度,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将政策文件抓实抓细抓到位。要综合施策提高船员的生活待遇,不断增强船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相关部门应设置创新、包容性考试发证制度,调整船员证书等级,优化职务晋升资历要求;通过航海院校理论考试成绩与船员适任考试成绩等效认可、鼓励校企合作等制度安排,吸引航海专业学生从事船员职业。

吴卫国等专家建议,大力提升船舶智能化水平,研究减少船舶配员的可行性。运用智能技术提升船舶安全系数与工作效率,用机器人替代人,争取早日实现船舶无人化管控,减少人力投入。加强长江岸基通信基础设施系统一体化,建设稳定的船上通信网络,建设船舶智能避碰和操控系统。在此基础上,可以研究降低500千瓦及以上船舶船员最低安全配置标准。

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社会对船员的了解与认同,让船员重拾昔日的职业荣光。基层干部建议,可利用全媒体方式大力宣传航海文化,加强船员先进典型培树,让全社会了解船员、关爱船员,提高长江船员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