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韩少功:且让我们相互记住,哪怕记不了太久
发布日期: 2022-01-03 12:11:35 来源: 中国作家网

我以前很少照相,总觉得留影、留手稿、留交往记录,是作家自恋和自大的坏毛病,无非是哪个家伙一心要进入文学史和博物馆,时刻准备着捏住下巴或目光深沉的姿态——累不累啊?

因此,我总是年少气盛地一再避开镜头,无意积攒那种狗狗撒尿“到此一游”式的留影,即便有过海鸥或尼康的相机,也多是给别人照。

没想到近一二十年,电子数码技术使摄影的成本大降,全民摄影蔚然成风,一个“读图时代”悄然到来。

有关文字退场的预言虽过于夸张,但影像的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重塑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其巨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影响力非同小可。

好几次,我给学生们上课,发现自己哪怕讲出了满堂的惊呼或大笑,他们也并未记下多少,倒是PPT的一些影像更能在他们那里入脑入心,引来一次次议论和回味。

一只枯瘦的手,一位前贤的冷目,一堵斑驳的乡村老墙,一段雪域森林的清晨航拍……似胜过千言万语,向他们传达了更多说不清甚至不用说清的概念与逻辑。

古人说:“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不仅是说人体,也是说世界。一个世界本就是形貌多变的世界。一种对世界的真切认知,必是记忆中有关影像鲜活与丰饶的认知,决不止于文字——对于实践者们来说,对于相信“眼见为实”和“有图有真相”的很多人来说,恐怕尤其如此。

所谓有内必有外,有品必有相,有义理必有声色,我的一本长篇随笔《暗示》(2002年),曾集中记录和整理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感想。

也是在那时,回望自己多年的文字生涯,我相信独尊文字的态度无异于半盲,差一点后悔自己大大辜负了相机,暗想自己若能年轻一二十岁,恐怕会从头开始,去兼任一个“读图”的影像工作者。

可惜自己已扛不动那么多摄像器材了,很多事只能留给年轻人去干。

说起来,我这一辈子虽留影甚少,虽匆匆撇下太多无影无形的往日,但亲历、见证、参与了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风大雨,天翻地覆,惊心动魄,又何其有幸。

没想到的是,承蒙辽宁美术出版社诚邀,这一次我仓促应召,不得不临时找几位朋友帮忙,好歹收集一些零落旧照,勉强编印一本——尽管我自己不知道这样做于读者是否有些多余,一次事后弥补是否也来得太迟。

我想起多年前去拉萨一朋友家,未见他家有任何已故亲人的旧照。那位藏族朋友说,按照他们的习俗,销毁亡人旧照以及所有遗物,有利于转世轮回,让他们回到一个干干净净的陌生世界。

那么,依这种说法,我的这本影册岂不是还自弃“轮回转世”?就不准备下辈子再与这个世界重逢了?

好吧,就这一辈子吧,我其实并未打算日后再来。

是的,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所有牵挂的世间生命,我曾在20世纪和21世纪到此人世间一游,陪伴了你们这些岁月,幸福已经足够。

一次性的生命其实都至尊无价,都是不可重复的奇缘所在。

且让我们相互记住,哪怕记不了太久,哪怕一切往事都在鸿飞雪化,尽在忽然瞬间。

……

(本文节选自韩少功所著《人生忽然》)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