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让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淮阴区扎实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
发布日期: 2021-10-25 15:47:15 来源: 荔枝网

“现在好了,镇上医院就能做,方便又省钱。”日前,在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刚做过血液透析的张元凤老人说。今年62岁的她是南陈集镇张周村村民,2016年患上慢性肾衰竭后需要长期做血液透析,“以前只能到城里医院去做,去一次来回就要几个小时,坐车吃饭都要花钱。”

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运行质效,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近年来,淮阴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档基本建设、提升诊疗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群众获得感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努力让基层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目前已基本建成江苏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个,力争到2022年建成4个具备较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基层卫生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满足村民住院服务需求,助推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

淮阴区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区政府出台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方案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明确要求相关部门联动配合,加大相关政策倾斜力度,支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

农民就医更舒心。“环境一点都不比城里的医院差,医生护士都很好。”张元凤指着医生不住地说。淮阴区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群众健康需求,按照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双向选择、持续发展等要求,统筹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南陈集、渔沟中心卫生院已创建成为二级综合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设置临床科室10个以上,特别是脑梗塞、尿毒症等疑难杂症和一些专科疾病在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均能够得到有效治疗,服务能力满足辖区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同时,通过公私联营、专科联盟、区域联动等途径与二三级医院组建技术辅助、经营管理、专科共建型医联体,通过开展联合病房、专家坐诊、手术等方式,对口建设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儿科、妇科等重要科室。并与周边基层卫生机构组建横向医联体,人才和资源共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

人才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核心。结合地方实际,淮阴区出台多项制度,破解基层医疗机构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在淮阴人民医院设立基层编制的“周转池”,用于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招聘及引进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才。招录进入“周转池”的“县管乡用”事业编制人员纳入淮阴人民医院统一管理,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期间,享受基层医疗机构和淮阴人民医院的双重绩效。“给了基层卫生人才一个出路,也吸引优秀医务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淮阴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谈海杰介绍。此外,淮阴区通过扩大农村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加强进修培训,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开展执业医师管理模式创新,支持二三级医院在职骨干医师到基层卫生机构执业。从2020年开始,淮阴区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对边远薄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在册的283名工作人员发放岗位津贴。

伴随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建成、完善,淮阴区已经连续8年实现九成人看病不出区、八成人首诊在基层、六成人住院在乡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