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VR/AR+文物”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团队获中国虚拟现实大赛一等奖丨新华网
发布日期: 2021-11-05 16:47:28 来源: 荔枝网

近日,江苏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有两支学生团队分别使用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两款文化创意应用。他们的作品从全国各高校的6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届中国虚拟现实大赛一等奖。

据介绍,这两款文化创意应用分别是“方块博物馆”和“共临其境”。其中,“方块博物馆”是一个以方块为载体的博物馆文创纪念品,它运用AR技术,使用手机扫描文物卡片,就能在屏幕中获取文物的三维模型,模型还会与用户现实视野中的物品互动,形成有趣的场景。

“在应用开发和评估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多次用户实验,验证了AR交互界面相较于传统到博物馆观赏文物的方式,能够显著增强用户对文物的感知,激发他们了解更多文物知识的主动性。”学生团队负责人徐宁宁说。

“共临其境”则是一款支持多人在线的VR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VR端或者电脑端进入一个“虚拟博物馆”,自由探索心仪的文物,查看它们的中英文信息,例如大小、年代、馆藏位置、被发现的过程等等;也可以“拿起”文物,放进自己的“虚拟博物馆”布展,与其他用户交流,互相参观,从而与文物实现更近距离的互动。

西交利物浦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9级学生吴明泽表示,两个项目都属于人机交互领域,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在VR项目“共临其境”中,由于“虚拟博物馆”的虚拟面积较大,他们设计了一种抛物线式的传送方式,方便用户移动,因此在现实中不需要太大的体验场地,也能有效防止用户在虚拟世界“迷路”。

“我们这两项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运用数字化收藏方式,使一些不便展出的古老文物,以虚拟却精致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激发大家对于历史文物的兴趣。对于一些出行不便的群体而言,AR和VR技术能够帮助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察、了解文物。”徐宁宁说。

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李月博士和梁海宁教授担任了团队的指导老师。“进行VR和AR的环境开发,尤其是文化遗产类的应用,不仅需要出色的代码能力,还涉及到3D建模、贴图、动画、美术、游戏逻辑等多方面的设计和开发技能,这需要队友间的默契配合。”李月说,“我校学生团队首次参加该项比赛,起初有些同学对开发工具并不熟悉,但大家能够快速学习新技能,发现问题以后能刻苦钻研,这种精神值得肯定。”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