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让中华文物“开口”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日期: 2022-01-20 12:09:2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侧面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古文明。而文物,则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与他们“对话”的桥梁。

近几年,《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热播,掀起了全民“文物热”,激发了青少年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更多地去了解文物与历史文化。那么,这些中华瑰宝文物能否成为与海外受众交流的密钥呢?

1969年,河北定州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了一个玉座屏,高16.9厘米,长15.6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黄玉,由4块玉板插拼而成。它上面雕刻了中国神话故事中分别掌管男仙与女仙的首领东王公、西王母的形象,他们同游瑶池,相谈甚欢,四周还雕刻有羽人、玄武、朱雀等奇珍异兽。

这块“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的故事出现在由中青报·中青网制作的《如此中国之探秘博物馆》栏目的首期视频《探究这块玉背后的神仙故事》中,玉座屏展现了当时东汉中山穆王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玉质屏风。

首期中英文双语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后,海外网友纷纷好奇这个神话故事的原型,留言“东王公、西王母是做什么的”“这块玉好精美”“玉座屏有什么用”等进行互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国文物在国外展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外国人都有机会通过线下展览看到这些文物。各个国家的文化、社会制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不仅是文物故事,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如果过于强调“不同”,就很难与海外网友沟通。海外受众关注中华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从中了解它与自己的关系,寻求相似感。对此,《如此中国之探秘博物馆》也进行了探索。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天津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张玲表示,文博事业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文化自信是相当重要的。“现在的博物馆服务不是说把文物放在那儿等着观众来参观,而是要想办法让文物活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社会需求,服务人民,真正做到为国家的文化发展做贡献。”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包容性和吸引力。通过“文物讲故事”可以打破不同国家文化的隔阂,推动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曹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中华 中国 文物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