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从游”与“同游”:大学里追求的师生关系
发布日期: 2021-10-25 22:31:11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任羽中(北京大学党委政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

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用15年时间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规模实证研究。这项涉及约2.4亿名学生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师生关系问题,是教育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对这个问题认识得越清楚,我们的校园就会越和谐,师德师风建设就会越有实效,教育也会越成功。

梅贻琦先生曾用“从游”来形容大学中的师生关系,他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段话本是针对当时“奏技者与看客”式的师生关系所发的议论,是对战国后期教育名著《学记》中所提的“教学相长”的继承和发扬,后来常为人所引。

没有“导”,何来“随”?在师生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导”。大鱼前导,导的是“为学之方”。“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 教育者先受教育,在知识迭代更新、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为人师者,如若自身没有精湛的业务能力,恐怕很难顺利前导。也唯有具备勤勉的教学态度、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能适应当前新的工业革命背景下教与学的革命性变化,方能让从游的学生心悦诚服。

大鱼前导,导的更是“为人之道”。化民成俗,基于学校;兴贤育德,责在师儒。培养学生,不是流水线大生产。老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有“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坚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体现人生价值。老师要心有大爱,师生关系绝不是“交钱上学,拿钱教书”的关系,要用爱心培养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濡染观摩,不求而至”是“从游”应该达到的理想效果,这种“不求而成”对教师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要“知”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培养学生就要和种植花木一样,先认识花木的特点,再区别不同情况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二要“信”学生,信任是教育的起点,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欣赏牡丹之时,更要关注墙角顽强生长的苔花,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三要“点”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重要问题上,老师如果看得准、点得透,及时给学生指点迷津,就是给予了他们希望的支点和生命的明灯。

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呈指数级增长,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在许多方面,学生可能已经成为老师的“老师”。在大学师生关系中,“从游”可能会越来越少,“同游”越来越多。

“同游”,就要求老师有“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胸襟,更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将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当作最大荣耀,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当作职业理想。

著名科学家谈家桢先生曾经回忆,20世纪30年代他在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实验室学习的时候,他的老师曾对他说:“我特别高兴看到你超过了我,我还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超过我,也超过你。”这番话对谈家桢触动很大,他成为老师后,也一直不遗余力帮助自己的学生。在摩尔根心里,师生是平等的。在知识的海洋中,他希望与学生并排遨游。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奖,听闻消息后,他首先奔跑回实验室,大声和他的两个学生说:“这是我们三人共同的奖,这份奖金我们三个人共享!”这份真挚感情让人动容,也很好地阐释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述的师生关系:“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同游”,追求的是师生关系中的“当仁不让”,是鼓励学生“爱吾师,更爱真理”。“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面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能相让,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是师生关系的新境界。

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沃尔夫教授,并深受器重。罗蒙诺索夫曾经在德国马尔宝大学校刊《德国科学》上发表过一篇论文,批驳他的导师沃尔夫教授的一个错误论点,而举荐发表这篇论文的正是沃尔夫本人。沃尔夫说:“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科学见解。”

我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先生也经常鼓励学生“敢于和老师吵”,认为“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他的学生董同和向他提出关于古韵脂微分部说的见解,并对他的分部标准提出了修正意见。王力对此大为赞赏,在1958年《汉语史论文集》出版时,他特地将其意见作为附录,并注明:“董同和的《上古音韵表稿》有一部分脂微分部问题,对我的脂微分部有所阐明、补充、修正。兹附于后,以供参考。”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如果能遇到好老师,那是这个人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如果拥有一批好老师,那就是这个学校最了不起的“资本”。好老师的重要标准,是拥有良好的、和谐的、向上的师生关系。无论是“从游”还是“同游”,都重在为人师者的“导”,在于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解和落实,在于老师和学生在理解、信任、交流、互动中臻至完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