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企网
欧美港口史诗级拥堵,上海港却秩序井然,难怪美国要学中国
发布日期: 2021-10-15 09:32:11 来源: 东方网

美国政府坐不住了,当地时间10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公开讲话,宣布美国最大的两个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将实行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营业模式运营,以解决港口货物拥堵问题,并让美国本土的货物运输卡车得以在交通不拥堵的夜间运送货物,增强消费品供应链。

由于进口集装箱数量暴涨,加之疫情带来的码头工人作业限制,以及卡车、铁路和仓储能力的不足,欧美各大港口拥堵情况始终没有缓解。这也导致供应链问题成为许多国家最头疼的问题。今年6月,拜登政府就成立了一个供应链工作组,致力于解决运输和物流瓶颈。

眼下,欧美港口正遭遇史诗级拥堵。在荷兰鹿特丹港,一些船只需要等待200个小时才能卸货;在英国费利克斯托港,一批装满圣诞节礼物的货船因无法卸货而不得不开往其他地方;在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两周前海上滞留货轮数量到达73艘的峰值,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上午,港口还有58艘货轮等待卸货。

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港口的拥堵情况远好于欧美港口。在上海港,正常情况下很难看到等待靠泊的集装箱船排成长队。海事部门表示,即便是最紧张的时期,集装箱船的等待时间也只有2至4天左右,主要是因为各项手续没有办妥(疫情前,船舶通常也需要预留2天时间办理各项手续)。当然,针对一些重要的船舶,比如装载进博会展品的船,以及装载煤、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船舶,海事、海关、边检等部门都会提前介入,线上进行手续申办,同时上港集团也会提前安排好泊位,确保船舶到港后能第一时间卸船。

上海港近期排队最严重的时期,是7月底台风“烟花”来袭时,当时码头暂停作业,有近150艘船舶积压。但在8月份,上海港迅速消化了这批积压的船舶,使港口作业恢复常态,并且单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1.8万标准箱,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国内港口高效运转,7*24小时的作业模式自然是原因之一。尽管这种做法广受讨论,但始终没能在美国流行起来。许多美国港口会在货物激增时在夜间和周末临时加班,不过很少有港口愿意为永久性的非高峰期加班费买单。如今,他们不得不开始学习中国,并寄希望于此。

但也有一些海外物流企业指出,如果没有工作效率的支持,单纯延长作业时间,或许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确,疫情之下,上海港单月集装箱吞吐量屡破纪录,背后更重要的是技术赋能和服务创新带来的作业效率的提升。

比如,去年上港集团启用了一块智慧大屏,能清晰地看到各码头的作业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情况。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介绍,船舶到港存在不均衡性,有了这块智慧大屏和大数据的支撑,调度中心可以统筹协调全港的资源,让原本需要排队的船舶紧急调度至其他码头的空闲泊位。据悉,仅今年8月,上港集团就紧急调度了60多艘干线集装箱船。此外,今年上半年,洋山港区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这进一步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当前,上海港繁忙之余秩序井然,甚至显得有些游刃有余——出口货量激增的压力有缓解的趋势。

多家货代告诉记者,由于运价暴涨,许多低货值货物放弃走海运出口;同时,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必须赶在节前送达的货物基本都已运出,对于不着急运出的货物,货主观望情绪较浓。再叠加国内限电对工厂生产的影响,海运出口货量有所减少。因此,国庆前,不少货代不再囤积舱位,而是选择降价处理掉之前抢到的舱位。上海航运交易所最近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也显示出下降趋势。

当然,供应链的压力依然存在,包括整体供应链拥堵导致的海外大宗商品进口难、空箱回流难,以及出口需求和运力不匹配,导致的海运价格即便有所下降,也依然处于超高区间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社会各界也在努力解决。9月底,上海首开中欧班列“上海号”,形成了一条陆路出口欧洲的新通道;同时,中远海运宣布将在上海开辟两条通往美国的“特快专线”;海事等口岸单位也在研究方案,接下来将重点保障运输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船舶优先靠泊上海港。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资讯播报
精彩推送